临潭县店子镇:做大做强菊芋产业 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今年以来,临潭县店子镇结合镇情实际,按照“适种则种、适养则养”的思路,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专门“瞄准”见效快、效益高的产业发力,结构调整得以逐年提档升级,村民得到了更多实惠,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在店子镇李岐山村,以“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今年引进专业菊芋种植企业,流转闲置土地1000多亩集中种植菊芋,将菊芋产业作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促进群众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来抓。
店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勇:2022年,店子镇加大土地集中流转宣传动员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土地银行”发展新模式,推动农业不断走向产业化和规模化,结合镇情村情实际,因地制宜,通过引进专业菊芋种植企业,在岐山村流转闲置土地集中种植菊芋1000余亩,有效解决了“有田无人种”的土地撂荒问题,也让无力耕种农民的土地变资本增加收入。同时生产活动还拉动了农村就业,农民失地不失业,带动群众持续增收。
菊芋又称洋姜,它提取的菊糖,可治疗糖尿病,也可以生产菊粉、果糖、糖浆、乙醇、饮料、泡菜等,还是优良的家畜饲料,这些产品市场应用率高,前景广阔。同时,菊芋还具有种植简易且管理成本低,产量高等特点。
在流转土地的同时,企业在种植、除草、秋收时还吸纳附近数名群众就业,促进农民多方面增加收入。
菊芋企业负责人 雷喜红:我今年从李岐山村流转闲置土地1000多亩种植菊芋,从目前看菊芋长得很好,我感觉丰收在望,每亩地收入大概在3000元左右,明年我将继续扩大规模种植菊芋,带动附近村子更多的人种植菊芋,增加他们的收入。
李岐山村群众 李长寿:今年我跟着种了20多天洋姜,除了20多天草,前前后后挣4000多快钱,在秋收的时候去挖洋姜的话,今年能挣6000多块钱,外面打工去不了,家门口打工能给家里添补点,我感觉好的很。
近年来,店子镇围绕产业扶持振兴一批的目标,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引擎,因地制宜培育产业,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作物种植,促进农业多元化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记者 罗平